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掠影

山海心连,千里共好

——驻苏丹使馆在苏打造“民心工程”侧记

来源:(驻苏丹使馆 甘俊晨) 2022-09-04 22:50

骐骥凌空,腾踔生风。一幅“八骏图”铜版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承载着中苏两国人民跨越六秩的真挚情谊和马到成功的美好愿景,这是驻苏丹使馆赠予苏丹友谊厅的一份厚礼。2022年8月7日,驻苏丹大使马新民率使馆全体馆员参访友谊厅,重温中苏友谊的历史结晶。

总统厅金碧辉煌、国际厅庄严肃穆、大剧院美轮美奂、塔伊卜·萨利赫厅明净典雅、非洲厅东西交融……一砖一瓦见证苏丹沧桑巨变,一桌一椅凝练中苏深厚情谊。友谊厅管理局局长娓娓道来:“友谊厅是中国朋友为中苏友谊树立的一块丰碑。她于1976年建成投入使用,占地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设大、中、小型会议厅十余个,迄今仍是苏丹规模最大的会堂建筑,非盟峰会、阿盟峰会、非洲妇女大会均选择在此举行。如果向苏丹人问起友谊厅,他们一定会骄傲地说,这是中国朋友为我们建造的。”

关系亲不亲,关键看民心。跨越46载,友谊厅仍在青尼罗河畔巍峨伫立,树起中苏务实合作的旗舰标杆,成为中国在苏建设“民心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这片非洲之角的热土上,中国打造的小而美“民心工程”积厚流光,改善民生,浸润人心,汇通文明,点亮了中苏友好的流金岁月,照亮了苏丹前行的希望之路。

一、 精谨务实铸同心,“友谊学校”焕新颜

明阔的礼堂、靓丽的操场、崭新的桌椅……使馆同恩图曼中苏女子友谊高中、喀土穆东沙穆巴特女子小学、南沙穆巴特男子小学共建友谊学校以来,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校有所盼,我有所为,学生称心,我们安心。孩子们没书包、缺文具,使馆立即筹集1500套书包文具分发到三所学校每个学生手中。孩子们爱运动、要跑跳,使馆为两所女校新建操场、捐赠体育用品,并为女子小学安装篮球架,为学生强身健体创造条件。两所女校雨季污水倒灌、泥洼遍地,使馆协调在苏中资企业为其硬化地面,铺设排水渠,新建遮阳挡雨棚,在学校里望“洋”兴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三所学校基建落后、硬件匮乏,使馆为学生配齐课桌椅,安装楼梯扶手,修建礼堂,安装空调,逐步建成美丽的校园环境。

实工出细活,耕耘造精品。3年多来,马大使及使馆馆员不畏高温酷暑、不惧疫情洪灾、穿越游行示威,数十次亲往现场督办,确保使馆援建工程每个细节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三所友谊学校已成为中苏教育合作的“金字招牌”,备受学校师生、学生家长和当地社区的青睐好评。

“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本领,早日成为中苏友好事业的接班人。”马大使寄语殷切深情,道出了学生们心中对中国的期冀,他们相信,经年累月定能实现梦想,成长为建设苏丹的栋梁之才和传承中苏友好的民间使者。

二、 和衷共济暖人心,“友谊之花”绽芳华

1971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在武汉杂技团的倾情帮助下,50名苏丹孩童怀揣梦想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武汉,学习中国杂技和中国民乐。回国后,他们组建了非洲大陆、阿拉伯世界首个本土杂技团,为中国文化在苏丹乃至非洲、阿拉伯国家传播作出不可磨灭贡献,成为苏丹家喻户晓的国宝级名片,被誉为“中苏友谊之花”。

虽无血浓于水,却道情比金坚。“爸爸妈妈,你们要加油!”苏丹杂技团的成员以父母之名亲切称呼武汉杂技团的老师们,在武汉疫情最困难的时候自发在喀土穆举办“武汉加油”专场爱心演出,祈佑中国战胜疫情。2021年,苏丹杂技团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中苏杂技合作50周年”专场演出,舞狮、柔术、绢舞刚柔并济,顶椅、顶缸活色生香,悠扬婉转的二胡和节奏轻快的阿拉伯鼓和谐共鸣中国名曲《东方红》,齐奏出一曲中苏友谊的时代赞歌。

困厄相守,风雨共济。近年来,苏丹杂技团面对设施老化、器材短缺、疫情反复等困难,使馆始终不离不弃,外交官们顶着烈日四处奔波,多地采购,尽一切努力助其渡过难关。崭新的大门纤尘不染,新刷的墙面温馨明亮,新换的地毯大气典雅,椅子、绢花等训练表演用品和二胡等民乐演奏器材一应俱全,训练厅入口的墙面更是挂上了中苏杂技合作的珍贵影像,柔术、平衡、形体训练的老照片唤醒了老团员尘封已久的青春记忆,定格了中苏友谊的美好瞬间。在使馆的帮助下,苏丹杂技团训练环境悄悄发生质变,演出效果气象一新,这朵“中苏友谊之花”再次绚丽绽放,尽展芳华。

“中国是我的第二个祖国,武汉是我在中国的家!谢谢我的家人们!”苏丹杂技团团长穆达维是第一批前往武汉参加杂技培训的学员,时隔四十多年,老穆仍然操着有些生疏的中文向中国表达着质朴的感谢,使馆的雪中送炭如脉脉暖流,无意中浸湿了他的双眼。

以心相知,成其久远中苏杂技合作走过51个春秋依旧风华正茂、生机勃发,正是两国心照情交的最佳注脚。

三、 下沉基层展匠心,“多媒体中心”惠民众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在苏丹这样一个欠发达国家,对大多数家庭而言,为孩子买一台电脑是奢侈,让教育和网络接轨,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奢望。中苏女子友谊小学和中苏女子友谊高中因经费短缺,在教育现代化上存在短板。“希望孩子们早些接触电脑和网络,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全球化社会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中苏女子友谊小学校长苏阿黛如此感慨。

有教无类方能学有所成。应校方请求,使馆分别在两所学校内挑选方位、朝向最好的大教室,耗时近一年,匠心打造两间“中苏友谊多媒体教室”。55套电脑桌椅整齐罗列、专用电缆保障供电、熊猫壁画憨态可掬,后墙成了孩子们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几幅中国名胜影像攀上墙面,故宫端雅肃穆、长城雄浑壮阔、江南影绰婆娑、都市浪漫迷人,令人心驰神往。“中苏友谊多媒体教室”揭牌仪式当天,孩子们就深深爱上了这块校内的“宝藏之地”,“不敢相信这是我们的教室!”“中国人,谢谢!”许多孩子挥动双手向中国外交官们树起大拇指,感激与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近悦远来,政通人和。乌玛党作为苏丹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在苏丹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下属的文化创意中心扎根社区,是苏丹青年人从事文化、教育、媒体创作的聚集地。使馆捐建的“中苏友谊多媒体中心”进一步提升完善了文创中心功能性,30套全新电脑设备在当地民间获得积极反响。不少机构、院校闻讯纷纷致函使馆希望我捐赠多媒体设备,“中苏友谊多媒体中心”的“酒香”正飘出“深巷”,为中苏友谊增添新的光彩。

四、 书香影韵润民心,“大使书屋”览乾坤

 “吃了吗?”“辛苦了!”熟悉的乡音在耳畔响起,不仔细分辨的话,难以想象是一个苏丹人在同使馆外交官交谈。萨迪克毕业于苏丹最高学府喀土穆大学,乘着苏丹方兴未艾的“中文热”选修了中文专业,目前经营着一家打印店。他学生时代最大的遗憾就是了解中国的渠道太少,学校图书馆极少收录中文图书,语言学习陷入瓶颈,“我太羡慕现在的学生了,‘中国大使书屋’里中文图书应有尽有,我要是晚几年出生就好了,说不定我学得好还能留校当老师呢。”

萨迪克口中的“中国大使书屋”已成为苏丹学生了解中国的“门户”。苏丹高校中文系师资力量强、学生素质高,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更是培养了大量汉语人才,但学生认知中国的渠道仍相对有限。一年时间里,使馆贴合高校教学需要,在喀土穆大学、苏丹科技大学、卡拉里大学、巴哈利学院分别建起四所“中国大使书屋”,捐赠2000余册各类中阿文双语图书,《四大名著》、《二十四史》引人瞩目,中国文化汇编和摄影图集琳琅满目,书屋内桌椅空调配备周全,妆点墙壁的中国美景图片相映成趣,在这方“净土”静心凝神学习汉语、读懂中国,已成为高校中文系学生的新日常。

依托喀土穆大学“中国大使书屋”,使馆成功在喀大举办“中国日”活动,“中国文化展”“中苏友好图片展”“中华传统美食展”等一系列活动使参加的学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学生们更自发举行文艺汇演,小品相声妙语连珠,朗诵歌舞好戏连台,勾勒出一幅中苏文化交流互鉴的和谐写意。“学习中文太赚了!”“我从来没有这么想去中国!”苏丹谚语“求知,哪怕远在中国”,成为广大苏丹高校中文系学生统一的座右铭。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声音轻柔却澎湃、温润又热忱,在使馆主办的中文图书捐赠仪式上,喀土穆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用普通话齐唱中国歌曲《朋友》,一份真诚胜过千言万语,惟愿友谊长存,共赴中国之约。

五、 传承真情秉恒心,“友谊之树”续佳话

桃花心木是非洲原生树种,颀长秀丽、木质坚硬、四季常绿、生命力强,总能为生长之地添一抹亮色,深受苏丹民众喜爱。7月6日、7日,马新民大使率使馆青年外交官分别赴中苏友谊女子高中和中苏友谊女子小学,与苏青少年携手种下14棵象征中苏友谊生生不息的桃花心木,盛夏的苏丹虽骄阳似火,校园操场上更热火朝天,栽苗、培土、浇水,大家马不停蹄,一心为校园增添新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4棵“中苏友谊树”幼苗亭亭玉立,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间,这一长线的“恒心工程”将成为中苏友谊生生不息的最佳见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希望同学们像我们种下的树苗一样,天天向上、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建设苏丹的栋梁和传承中苏友谊的使者。”学生们频频点头,对马大使的勉励心领神会,他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喜悦,眼底闪烁着名为理想的火光。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桃花心木以年轮记录友谊厚度,莘莘学子用成长传递友谊温度,共同守望中苏友谊代代相传、万古长青。

六、山海心连,千里共好

“感谢中国大使的到访,友谊厅随时欢迎您光临,这里永远是中国朋友温暖的家。”“希望有机会能再去中国,衷心祝愿中国更加繁荣富强。”友谊厅内,宾主话别,情深谊长。

时间雕镂崭新年轮,岁月书写友谊华章。中苏虽相隔万里,共同的历史际遇让中苏两国手牵手,历史和现实的纽带让两国人民心连心。人民相亲是中苏友谊的传承所系、前途所依、希望所在。中国驻苏丹使馆打造的一系列“高标准、惠民生、小而美、可持续”的“民心工程”雨润禾田、静水流深,走入更多向往美好生活的苏丹人民心中,定将在青白尼罗河畔镌刻下两国民心相通的永恒印记。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