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掠影

​ 月满中秋,爱满中非——驻中非使馆青年外交官与班吉孤儿院孩子们共度中秋

来源:(驻中非大使馆) 2023-10-07 17:55

当地时间,癸卯年八月十五日戌时,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河畔,皓月当空,浮光千里,几叶扁舟不时泛过,荡起一缕又一缕粼粼波光,浩浩汤汤,随风而去。

此刻,驻中非使馆青年外交官们正与孔子学院的老师们,陪同中非班吉孤儿院的孩子们欢度中国农历中秋佳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中法文朗诵,和着孩子的欢声,伴着习习的晚风,和着潺潺的江水,奏起了欢乐动人的交响曲。

今年5月,驻中非大使李钦峰同图瓦德拉总统夫妇一起邀请这群孩子们参加了“中非携手暖童心”活动,深切感受到来自彭丽媛教授的关爱。今天,使馆青年外交官们又邀他们一起,共赏圆月,共聚团圆,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

——月饼的故事

这场别开生面的聚会,自然要从分发月饼开始。“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孩子们在拿到中国叔叔阿姨带来的礼物后好奇地问道。

于是使馆外交官和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就给孩子们讲起了中秋节和月饼的故事。他们说,在中国古时候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祭月后,全家人就都围坐一起分吃祭月供品——像月亮一样圆的一种饼,这种饼就叫月饼,因为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接着,大家又分享了各自的“月饼故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同姐姐争抢一块月饼”,到九十年代“家里月饼突然多起来”,再到现在各种无糖月饼、少油月饼琳琅满目。从2008年中秋对印有北京奥运吉祥物图案的月饼爱不释手,到2014年中秋响应习近平主席号召投身脱贫攻坚、赴云南贫困山区给当地贫困家庭送月饼,再到今天中秋肩负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中非朋友们一起吃月饼,讲述的是新时代中国的气象万千,表达的是中国青年们的时代风貌。

“过节了,您的孩子们想您么?”一位孩子突然问使馆的一位叔叔。叔叔回答:“当然想啦,不过我今天中午跟他们讲,班吉有一群特别可爱的小朋友,爸爸妈妈离他们很远很远,很久很久没有陪他们过节了,他们需要爸爸今天陪陪他们。于是他们就同意说‘那我们就把爸爸临时借给班吉的小朋友吧’!”

中国叔叔说着说着,就笑了,笑着笑着,眼里就泛起了泪花。孩子们听着听着也笑了,笑着笑着,眼里也泛起了泪花。一位年龄稍大些的孩子站了起来跟大家说,中国叔叔阿姨是我们在班吉见过的“最可爱的外国人”,今天与中国叔叔阿姨一起吃月饼的故事,以后我也要讲给我的孩子们听!

——月亮的故事

“嫦娥奔月”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浪漫情怀和探索未知的果敢。活动上,班吉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向班吉孤儿院的孩子们讲解了这个故事。在场的孩子们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紧张、时而惊叹,最后是阵阵掌声。

中非青年画家格哈蒂拉和史坦尼在今年举办的非洲青少年“我的梦想”主题绘画作品大赛获“梦天”奖。在了解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后,他们激动万分,表示愿意继续用画笔描绘这个美丽的故事,让更多中非学生、青年了解中国文化。

使馆青年同志还现场朗诵了《静夜思》《望月怀远》《水调歌头》等古诗词,介绍了月亮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意象的意义。孤儿院的孩子们都说:“中国文化很浪漫、很温暖。以前我觉得父母离我很遥远,但是今天看着天上的月亮,我想我的父母也在某个地方通过月亮看着我,这样看,我也不孤单了。”

——友谊的故事

“笑”是中秋团聚时的永久表情,因为与家人在一起,喜不自禁。活动现场,班吉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和使馆青年还带着孤儿院的孩子们学手影,做游戏。小狗、鸽子、驯鹿等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孩子们眼前。小狗张开嘴、动动耳朵,鸽子舒展翅膀、高空翱翔。那一刻,笑容绽放在孩子们的脸上,发出夺目的光芒。

班吉孤儿院院长看着欢乐的孩子们,眼含热泪动情地说:“我一共收养了60名孤儿。这些孩子们十分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却很不幸远离家人。今天,中国使馆邀请孤儿院的孩子们共度佳节,让孩子们感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令人感动,我们大家对此都永生难忘。”

活动现场,使馆青年还向孤儿院的孩子们赠送了水杯、笔、笔记本等文具,鼓励他们努力读书,早日成才,建设国家。孩子们不停用中文说“谢谢”,并说长大后要学习中国文化,做中国文化在中非传播的使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几个小时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中国叔叔阿姨们。这一晚,因为有爱,不同肤色的大朋友小朋友们相拥相聚,心心相通。愿爱飞翔,愿情永驻!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